民國85年成立本所前身「海下技術研究所」,為國內唯一之海下科技專責教育與學術單位。96年因行政所需,與「海洋物理研究所」合併後,於102年「海下科技」經教育部核可師資再度回歸獨立學術專業運作,自103學年度始更名為「海下科技研究所」。本所以海下科技為發展主軸,致力於水聲傳播及水下機電之學理與實務之研究。
學生畢業之後,就業選擇相當多元,出路也相當廣闊,可以選擇投入傳統海洋產業、一般科技產業、或是新興海下科技產業。而水中聲學領域,經由本所之聲學訓練,學生畢業後的就業或是深造上,確保了足夠的競爭實力。過去的畢業生當中,不乏繼續深造取得聲學博士學位,走上學術與研發的道路。而大多數選擇就業者,本所亦讓學生學以致用,並在畢業後直接投入產業,則有很多機會進入傳統製造業或高科技產業,擔任訊號量測或分析工程師的職務。其中與聲學相關者,包括手機通話品質改善、環境噪音監測、建築聲學規劃、汽機車振動噪音檢測、噪音法規量測等。國內與國防工業相關的中心也對本所學生寄與厚望,包括中山科學院資通所、航空所、聯合船舶中心及各大專院校船舶與海洋技術中心等,學生學以致用的選擇十分廣泛。
Structural components
Internship/Workplace experience
Laboratory training
Practical/Field work
Research Project
ISCED Categories
Project management
Personal skills and communication
Biology
Marine Geology
Physical and chemical oceanography
Statistics
Machinery and operators
Marine spatial planning
Near- and offshore construc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