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x

海洋科学博士(资源与环境)- 海洋科学学院 (PhD i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Marine) - School of Marine Science )

Type
PhD (ISCED 2011 level 8)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Cost 10000 RMB/Year

中山大学海洋学科发展回顾

中山大学建校之初即开展了海洋科学研究。早在1924年,费鸿年教授就开展了南海近岸渔业资源调查研究。1928年,中山大学农学院院长沈鹏飞担任领队,地质学教授朱庭祜先生主持,一行16人乘海瑞号军舰前往西沙进行实地调查。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有地质学家前往西沙进行科学考察。发表了西沙群岛生物资源论文,随后,西沙群岛被国民政治列为中山大学海洋实习基地。

近几十年来,以林浩然院士为首的水生生物学科在海洋养殖动物繁殖与生长、营养与饲料、病害控制与生态养殖等领域取得了瞩目成绩,科研成果成功实现产业化并已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已故有机化学龙康候先生是中国海洋天然产物化学研究的开拓者与奠基人,曾作为特邀代表出席国际海洋天然产物Gorden会议作大会报告,其摘要刊登在《Science》上,获得极高的评级。此外,中山大学也是全国最早开辟河口海岸过程与工程、海洋微生物活性天然产物和海洋生物功能基因等学科领域的单位之一,与国际发展基本同步,并已取得了一大批创新成果。中山大学一直重视海洋学科的发展,黄达人老校长提出“中山大学高举海洋大旗”,并于2008年6月正式成立了海洋学院,2016年5月更名为海洋科学学院。

除了海洋科学学院以外,中山大学涉海学院包括生命科学学院、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大气科学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海洋工程与技术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中山医学院、药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国际金融学院、历史系、岭南学院、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管理学院、法学院等;在科技领域建有南海海洋生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河口水利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广东省海洋资源与近岸工程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海洋土木工程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水生经济动力良种繁育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海洋动力与结构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海岸与岛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水环境遥感监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海洋生物质化工原料及其功能化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热带海洋动态防腐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河口水利工程实验室、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广东高校重点实验室、海洋微生物功能分子广东高校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在人文社科领域建有“一带一路”研究院、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共建海洋经济研究中心等研究基地;拥有涉海科研人员1000多人,其中教授/研究员300多人,科研实力雄厚,文化传承创新活跃,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强。

办学特色

海洋学院成立于2008年,拥有包括海洋科学本科专业、一级学科硕士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在内的完整办学体系。目前,学院建成了海洋科学广东省重点一级学科(第九轮),在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中位居全国第四,在第四轮评估中位居全国第三。

1. 协同创新,服务海洋强国战略

学院强调创新资源和要素的有效汇聚,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形成集调查采样—分析研究—技术开发—中试/工程化—产品化/产业化等环节的“链式”协同模式,围绕南海资源开发与保护,组成若干“链式”学科群,实现资源开发利用与资源环境保护和谐对接,支撑区域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通过校内外协同,已建成南海海洋生物技术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口水利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广东省海洋资源与近岸工程重点实验室、水产品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河口水利工程实验室、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广东高校重点实验室、海洋微生物功能分子广东高校重点实验室、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珠海市重点实验室,以及南海资源开发与保护2011协同创新中心、国家海洋生物天然产物化合物库中国-东盟海水养殖技术联合研究与推广中心

2. 协同育人,践行精英教育理念

学院秉承“博学专长”理念,致力于培养未来研究海洋的科学家。本科生低年级接受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质学等相关学科教育,培养宽广的知识面;二年级开始按海洋生物、海洋地质、物理海洋、海洋化学方向“四选一”进行专业培养;高年级学生进入各科研团队,参照研究生模式培养本科生。学院寓教于研,本科生三、四年级即进入各级重点实验室,开展个性化实验教学和科研入门训练,参照研究生模式培养本科生。学院寓教于社会服务,努力把研究生和部分本科生输送到企业基地或行业部门,在为社会发展作贡献同时培养适应海洋事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构建了学科大类专业方向综合提升海洋科学专业课程体系,实施了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协同育人模式,形成了包括本科专业、一级学科硕士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在内的一套完整的海洋科学人才培养体系。

3. 全球视野,坚持国际化发展策略

学院坚持国际化发展策略,面向全球开展人才培养和国际科技合作,开拓国际视野,培养领袖气质。已与美国麻州大学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美国德州农工大学柯柏斯克里斯提分校、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海洋技术部、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美国乔治亚大学、美国加州州立大学、高雄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香港科技大学等10多所著名研究机构实现互访机制的常态化。已启动美国麻州大学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每年选派本科生至该校交流学习;定期开展粤港海洋科学大学生联合夏令营活动;与香港大学合作实施“粤港中华白海豚”研究生联合项目;聘请国际知名教授开设海洋模型、全球变化与海洋地质等国际课程;建立了中国-东盟海水养殖联合研究与推广中心,在提升东盟国家海水养殖产业的同时,带动和促进中国企业在东盟的发展壮大,为培养拥有全球领袖气质人才创造了极佳条件。我院学生每学期均有机会选送到美国麻州大学、台湾中山大学、台湾成功大学、香港大学等交换学习。

Structural components
Thesis/Dissertation
Laboratory training
Practical/Field work
Language training
Research Project

ISCED Categories

Project management
Personal skills and communication
Ocean Literacy
Ecolo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tatistic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Oil, gas and mineral resources
Surveying
Marine Ge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