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与环境学院专业介绍
海洋科学学科紧密围绕国家“海洋强国”战略指导思想,既围绕渤海及滨海地区的区域经济建设与发展战略需求,又充分利用卫星遥感监测技术获得海域的相关信息,探讨近海赤潮发生的动力学机理,开展近海生态保护、生物资源利用和环境修复的研究,近年来也面向大洋生态系统,进行大洋生态环境的调查与研究。本学科的建设与发展能够为国家相关政策与法规的制定提供理论基础数据,为近海环境监测提供有效手段,也为海洋学科的建设与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专业的平台和有力的支撑。
通过十余年的发展,该学科目前在中国海浮游植物与碳循环、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印度洋生态系统、海洋环境动力过程与灾害、海卤水生物资源利用、近海海域动力学演变规律、驱动机制和变化趋势、预测海洋环境变化趋势等几个方面已形成特色研究,为合理利用海洋的各种资源、解决国家碳减排相关政策、近海环境污染、生态系统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等问题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海洋科学学科类包含海洋科学专业和海洋技术专业两个本科专业,介绍如下:
海洋科学专业
Marine Science
海洋科学一级学科为天津市重点学科。
具有海洋科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海洋生物学和海洋化学二级学科授权点。设置海洋生态学和海洋生物技术与资源综合利用两个培养方向。
“卤水资源综合利用”创新团队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 “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创新团队入选天津市高校创新团队培养计划
依托于“天津市海洋资源与化学重点实验室”和“海洋资源与环境监测中心”(国家级资质)
专业培养:培养掌握扎实的海洋科学及相关生物学和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科学思维和创新素质,能在海洋生物、海洋化学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海洋生物和化学资源的开发利用、海洋基本环境要素及生物和化学资源调查、海洋环境和资源监测评估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与管理工作的高素质人才,同时本专业也培养海洋经济产业相关领域的基础专业人才。
修读课程:高等数学、生物统计学、大学物理、有机化学、无机与分析化学、生物化学、普通生物学、细胞与分子生物学、海洋学、海洋生物学、生物海洋学、海洋生态学(双语)、海洋生物多样性、海洋环境科学导论、化学海洋学、海水分析化学、海洋生物地球化学、海洋资源化学、海洋调查与观测(含出海实习)、海洋生物技术、海洋生物资源利用、毕业论文等。
师资队伍:海洋科学专业聚集了海洋生物和海洋化学方面的大批教学和科研人才,拥有“海洋生态学”、 “卤水生态及生物资源利用”、 “海洋微型生物资源利用”、 “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利用”及“海洋有机光化学”等研究室团队。现有固定教学和科研人员27人,其中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天津市特聘教授3人,教授7人、副教授7人,博士学位获得者占2/3,留学归国和到国外培训人才8人。近5年来先后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863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在内的各类科研项目4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国家863计划项目2项,国家海洋局项目2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3项,申请及授权发明专利10项,参编出版教材或专著4部。
考研就业:本专业毕业生可以在海洋局、环保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以及水产、渔业部门等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海洋相关理论与应用研究和技术研发等工作,毕业生还可以在本学校或其他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继续深造,攻读研究生学位。每年考研、保送及出国留学人数占应届毕业生30%以上。
学生获奖:在各类全国及省市竞赛中成果突出,曾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二等奖,天津市大学生化学知识与应用技能大赛一、二等奖,天津市大学生物理竞赛一、二等奖,天津市大学生物理知识大赛二等奖,天津市大学生英语竞赛二等奖,天津市优秀本科毕业论文奖等。
海洋技术(遥感与信息处理)专业
Marine Technology (Remote Sensing and Data Processing)
海洋技术(遥感与信息处理)专业2002年开始招生,是天津市第一个海洋遥感与信息处理方向的专业。
“遥感与信息技术研究室”和“海洋环境模拟与探测技术研究室”两个研究室,主要研究方向为海洋遥感监测与信息技术、海洋动力学、动力灾害模拟与评估和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
专业培养:本专业系统学习海洋科学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基础知识,掌握海洋科学和遥感与信息处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在海洋、农业、林业、水利、电力、交通、地质、环境等相关领域从事遥感与信息的数据处理、系统开发集成和海洋高新技术研究的能力,能在海洋和信息处理技术及相关领域的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和国家机关,从事海洋科学研究、海洋资源开发、信息系统开发管理及数据处理等工作的高素质人才。
专业特色:本专业以海洋信息的获取、分析和应用为主要研究方向,信息来源包括航天、航空和航海等遥感、实测和模型数据。通过海洋空间探测技术、海洋模型模拟来监测海洋、陆地等环境生态变化,从而应对全球的气候及环境变化。在遥感信息处理、海洋动力学和海洋生态环境等方面主持完成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获批多项软件著作权。服务滨海新区,与滨海新区多家企事业单位联合,在遥感信息处理,地理信息系统开发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多项合作研究。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大学英语,大学物理,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逻辑,海洋学,近海区域海洋学,描述性物理海洋学,海洋调查与观测(含出海实习),海洋要素计算,工程环境海洋学,流体力学、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图像处理,遥感技术原理及应用,遥感图像解译,海洋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原理,空间数据库, GIS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数据处理与可视化,生物海洋学,化学海洋学,海洋地质学(双语)等。
师资队伍:海洋技术专业共有教师11人,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2名,副研究员及高级工程师2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8名,在职博士生2名;是一支年富力强的教师队伍。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天津市高校“学科领军人才培养计划”1人,天津市高校“中青年骨干创新人才培养计划”1人, “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 ”2人,科技特派员1人,有半年以上出国研修经历的6人。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 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先导项目,天津市科委项目等,多项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
学生获奖:在各类全国及省市竞赛中成果突出,曾获多项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二等奖和天津市一等奖,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二等奖,天津市大学生物理竞赛一、二等奖,天津市大学生物理知识大赛二等奖,天津市大学生英语竞赛一等奖等。
考研就业:本专业学生平均考研率为30%,考取院校为高校或研究所。如中科院遥感所,中科院海洋所,中科院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科院南海所,国家海洋局海洋一所,海洋二所,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天津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也有部分学生到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高校深造。毕业生可以进入海洋和信息处理技术及相关领域的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和国家机关,从事海洋科学研究、海洋资源开发、信息系统开发管理及数据处理等工作。
Categorías CINE (ISCED)